“科技是第一利器”,新一轮科技信息化革命已经到来。
去年3月,省公安厅提出“云上公安、智能防控”建设思路并作为第一战略。“云上公安、智能防控”第一战略课题研究组应运而生,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长徐加爱挂帅任课题研究组组长,拉开了改革攻坚的“总序幕”。
今年3月13日,省公安厅信息化工作专班正式启动,16名专班民警会同阿里巴巴等17家IT企业技术骨干,吹响了项目建设的“冲锋号”。
4月21日,省公安厅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体会议,标志着第一战略的奠基启动,并进入“密集施工”阶段。
8月23日,“云上公安、智能防控”第一战略暨情指联勤工作推进会在温州召开,第一战略的阶段性成果令人振奋。
至此,浙江公安面向未来的一场战略布局全面铺开。
徐加爱对我省公安推进第一战略提出殷切期望:聚合全警智慧,勠力同心,一体推进,确保第一战略真正成为浙江公安的“核武器”,进一步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的能力,为打造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浙江样板提供强大动力。
“云上公安、智能防控”第一战略,是落实“天网”“天算”“天智”蓝图的具体实践。我省公安紧抓信息感知体系建设、大数据平台建设、应用模型开发三大核心要素,逐步提高公安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水平,实现快道超车。
一朵云 强化精准打击
6月7日,永嘉县发生一起杀死2人的命案,凶手逃跑后畏罪自杀于一间废弃房屋内,身份不明。侦查人员拍摄了无名尸体照片,通过“浙江公安人像比对系统”,在短短的3秒钟内,就查明了无名尸体的身份,锁定了命案嫌疑人为郑某。
浙江公安人像比对系统的成功应用基于我省的“一朵云”建设。
我省公安着力构建“计算平台、数据资源平台、警务服务平台”三个独立平台,打通相关警种、城市大脑、互联网平台之间的数据通道,汇集人、案、物等1200亿条、400多类海量数据,正源源不断地迁移上云,一个服务全省的云警务平台已初步形成。
至此,全警、全量、全时空的云上数据资源将为我省公安业务提供前所未有的丰富维度和强有力的数据资源保障。全面提升数据分析、情报研判、信息实战应用能力,使风险更可知、更可测、更可控,做到“敌动我知,未动先知”。
各地公安纷纷架起“云梯”,强大的云计算、海量的云数据、多样的云服务,从空中落地到基层即将实现。
今年底,我省将建成5000台服务器规模的全省公安云数据中心,到2020年服务器规模将达到2至3万台,一个国内独创的信息化架构已逐步呈现。
依托强大的云警务工作平台,各地各部门开展的一系列实验性项目建设,拉开了“预测、预警、预防”的智能化应用建设序幕。
电信诈骗预测预警模型今年5月上线以来,省反诈平台对可疑通话进行智能化分析判断,发现涉及诈骗行为13408次,向11848名群众发送警示信息,成功劝阻757名受害人,直接挽回经济损失2100万元。我省电信网络诈骗新型侵财性犯罪多年大幅提升后,出现了下降的“拐点”。
毒驾预测模型测试应用当天,就发现84名吸毒人员在驾驶车辆,其中15名系已注销驾驶证的吸毒人员。
网络传销感知模型上线测试以来,已监测出100多条线索,对涉及省内的4条重要线索进行核查,捣毁了一个总部设在杭州临安的传销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涉案金额达6000余万元。
义乌公安更是用连接云端的大数据守护着繁荣的商贸经济。
温州人刘女士在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箱包生意多年,日前她接到一名印度籍外商下的订单。不久,她就接到义乌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民警的电话,建议立刻取消订单。
原来,此前有多名商户通过义乌市经济案事件预警平台填报信息,咨询这个外商和企业的情况。警方6次上门核查,认定其有较大的骗货嫌疑。最终18名涉事商户全部取消订单,挽回损失近80万元。
这个集合了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国际贸易风险预警、国际贸易信用评价的综合性网上预警平台实现了风险从被动应对处置向主动预测预警预防转变。上线至今,已成功防范处置了105起市场重特大合同诈骗案件,为市场经营户挽回损失2.16亿元。
我省公安还把“最多跑一次”改革作为撬动第一战略的支点。改革启动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将和群众关系密切的身份证、驾驶证、出入境证件等“三本证”作为突破口,大力推进“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目前,151项公安办事服务事项中,93%以上实现“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
温州的“百万申请网上办”平台开通了出生登记、市内户口迁移等7项户籍业务和8项证明业务,实现全市受理、全国通办、全网流转,900多万温州居民和所有在外温州人均可因此获益。
一张网 强化立体防控
去年11月,海宁市许巷水网一中继站异常报警,民警第一时间赶到,当场抓获正在盗窃电瓶的4名犯罪嫌疑人,确保了关键设施安全,保障了群众正常用水。
犯罪嫌疑人不知道其实是水网电瓶上的一张电子标签暴露了他的不轨,更不知道在海宁,一个人、一辆车、一处公共场所……都可能编织在一张无形的平安物联网中。车卫士、市场盾、归家宝、医管家、幸福居……小小的一张随身电子卡片看起来不起眼,却成为警方破案追赃、找人寻车、减少发案的关键之匙,让群众感到了实实在在的安心、舒心和放心。
海宁公安创新实施“沃警务 防控云”警务防控系统建设。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公安打防实战、基础管控、民生服务等领域,一网管控人、车、物、单位、场所等基础要素,建设起覆盖全市的物联管控“平安网”。利用密布全市的监控视频立杆,安装视频点位2000余个,全市700.5平方公里区域内射频信号接收全覆盖,实时采集轨迹数据、同步调取点位视频监控,实现物联网和监控网的联动应用,为公安机关实现深度研判、主动预警、精准打处和服务群众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支撑。
形成全方位的信息感知网络,是“云上公安、智能防控”第一战略的基础性工程,是实现“天下无贼、天下无事”目标的重要一环。
全省各地公安以“雪亮工程”为基础,在人员密集场所、公共复杂场所以及车站、码头、机场等交通要道全覆盖高清探头。同时,依托本地视频专网,新建和利用现有各类信息系统、视频监控、新型传感器、固定和移动网络终端等,逐步形成立体型、多维度、各类治安要素超级感知的“天网”。
浦江县公安局以“提高覆盖率、提升贡献率”为目标,大力兴建社会面视频监控,初步形成了一张科技支撑、广泛覆盖、纵横贯通的视频监控网。目前,全县党员、群众自行安装视频监控1.6万余个,覆盖全县409个村庄和城区主要路段;全县各出租房屋已安装视频监控5956个,10人以上出租房屋安装率达100%。
嘉善县公安局在“智安小区”出入口和周界安装了人脸识别、车牌抓拍、手机识别、二代证采集等五大系统,形成了一个非接触式信息采集虚拟截面,真正做到了“人过留影、车过留牌、机过留号”,最大限度实现了进出小区的各类“人、车、物”信息实时采集,成为“云上公安、智能防控”的源头活水。2016年,嘉善县“智安小区”的刑事警情数比2015年在建和未建时下降45.5%,其中有53个小区实现了刑事案件“零发案”。
在温州,物联网技术正大放异彩。温州已发放“安心手环”6000余个,加快失智老人等易走失人员找回速度,让失智老人等易走失人员“丢不了”;共登记备案电动车196万余辆,并在车身安装防盗装置和登记备案号牌,电动车被盗案件急剧下降,实现电动车“盗不走”。
在长兴,一张周密的视频监控网络被布建起来。55个道路高清卡口建设为县域周界设置了智慧控制系统,8000余个视频监控点和“电子警察”为打击防范服务,300套居民小区高清系统为小区设防,对所有经过的动态目标进行抓拍。而可视化系统可以根据报警定位、警力分布、警情现场、处置过程的全面可视实现警情实战精准高效的“智能指挥”。
一机制 引领警务改革
7月28日下班高峰期,桐乡市梧桐街道工业园区某企业大门口,聚集了数名因民间借贷债务纠纷的闹事者。
接到报警后,桐乡市公安局梧桐派出所处警民警冯永明赶往现场处置。事发现场的场景通过他随身携带的执法记录仪和4G网络实时传输到公安局情指联勤中心和梧桐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并投射到指挥室电子大屏上。值班局领导、所领导坐镇指挥,刑侦、网警、情报等各业务部门的民警根据现场实时传回的视频,有针对性地调度支援警力和装备,各业务部门立即提供技术支撑,纠纷很快平息。
这是桐乡市公安局在推进情指战一体化后,联勤联动、合成作战的一个经典案例。
推行联勤联动、合成作战机制两个月来,桐乡全市传统型案件破案率提高25个百分点。公安机关从受案到认定违法犯罪嫌疑人,平均耗时20.6小时,同比下降69.46%;侦破盗抢案件168起,同比上升63.11%。情指联勤中心作为撬动桐乡公安梦的支点,实现24小时在线警务,逐步成为桐乡公安的破案工厂、情报工厂、服务工厂。
不止是在桐乡。情指行一体化是第一战略的核心战斗力,全省公安机关以第一战略为统领,推动数据流、业务流、管理流高度融合,实现部门整合、职能融合、机制创新,从而打通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这一“堵点”,解决基层基础建设这一“痛点”,突破“最多跑一次”改革这一“难点”,实现各项改革举措同向同行、同步推进。
浙江公安坚持技术升级与机制改革同步推进。今年2月14日,省公安厅层面将原指挥中心与情报中心合并,按照“指挥部”“作战部”“参谋部”的功能定位,依托情指联勤中心建立厅机关“情指行”合成作战中心,统领指挥厅机关合成作战。厅机关合成作战中心实行“1+5”架构模式,即在一个大中心——厅“情指行”合成作战中心,下设侦查、防控、反恐、舆情、督察五个实战中心。实现指挥调度、情报研判、合成作战有机融合,改变各警种单打独斗局面,确保精确打击、精准防控和合理投放警力,增强打防管控。
同时,各地建立以公安大数据应用为基础,以各类分析研判工具模型为支撑,以智能指挥调度系统为依托的统一合成作战平台,集聚本级公安机关最全数据资源和最高手段权限,支撑服务全部业务警种,打造内部警务超市,为一线执勤民警提供24小时在线的全天候全方面信息支撑。
绍兴市公安局是全省“联勤联动、合成作战”工作机制试点单位。试点以来,成绩显著。4月2日,绍兴市公安局通过联勤联动,成功处置杭甬绍高速绍兴段槽罐车撞车坠河事故。4月15日,通过警情同步上案,仅用18小时破获市区现发连续抢劫案。5月,利用社会数据开发养老金冒领预警系统,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500余万元……
省公安厅情指联勤中心主任缪敏红说:“联勤联动、合成作战机制是一种全新的警务模式,是信息化实战警务改革的科学内涵,是警务实战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它重塑了信息流、工作流、管理流,推进了资源大整合,促进了市县之间、警种之间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了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
“联勤联动、合成作战”机制建设后,多种手段同步上案、跨区域案件多地联动、跨部门问题联合整治、网上网下一体作战,警务实战中共享不足、合成不够、支撑不力等问题迎刃而解。公安“情指行”一体化合成作战机制日趋成熟,在系列维稳安保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护航高水平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篇章,保障天下无贼、天下无事平安中国梦的实现,舍我其谁?全省公安将运用“云上公安、智能防控”这个撒手锏,助推党的十九大安保维稳取得完胜,争取为全国公安信息化建设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浙江素材、浙江样板。
本文转载自:浙江公安网http://www.zjsgat.gov.cn/jwzx/jsyw/201710/t20171012_1406130.htm
声明:凡来源标明“达恒科技”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达恒科技”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达恒科技”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
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现后本网联系。